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DB/4452 ICS 65 020 20 B 39 备案号: 揭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52/T 9-2022 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bamboo shoot cultivate technology regulations 2022-08-18 发布 2022-11-18 实施 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DB 4452/T 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揭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揭阳市揭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培昌、陈君义、何创鑫、林晓青、吴宇森、郭晓玲。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 4452/T 9-2022 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笋用麻竹的整地建园、种植、管理、采笋、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在揭阳市域内偏酸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壤质土的旱地、丘陵台地、 谷地、25°以下山坡地笋用麻竹的栽培技术。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竹笋 bamboo shoot 指以埔田竹笋品种特性为代表的麻竹笋。其产品特性是:嫩肥、短壮、多汁。麻竹 (sinocalamus latiflorus mcclure)属牡竹属,是巨型笋、材两用竹,有软枝麻竹和硬枝 麻竹两个品种,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喜温怕冷,要求年平均温度 18℃~20℃以上。主 要分布在年降雨量 1000mm~2000mm 的地区。麻竹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 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土壤 pH 值以 4.5~7.0 为宜。 3.2 直径 diameter 竹笋采收后笋基部的直径。 3.3 径高比 diameter length percentage 笋直径与长度的比率。 1 3.4 外观 aspect 笋的饱满度、形状、笋尖有无青色。 3.5 嫩度 tender degree 鲜笋基部切面硬丝的数量及纤维分布情况。 3.6 缺陷 disfigurement 鲜笋外观的完整程度,有无机械伤及病虫为害状。 3.7 空心 hollow 竹笋拔节后节间的空隙程度。 3.8 可食率(提取率) edible percentage 鲜笋可食用或可加工部分占整个笋质量的百分比。 4 生产技术 4.1 整地建园 4.1.1 选地 建园应选择交通较便利,土层深厚(土层厚度 2m 以上,熟化层 0.40m 以上)、肥沃(有 机质含量 2%以上)、石砾含量少、疏松、偏酸性(pH4.5~6.2)的园地、台地、丘陵、山谷、 25°以下山坡、水源充沛、土壤湿润的成片地带种植。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4.1.2 整地 4.1.2.1 道路排灌规划 根据地形地势,每隔 50m 左右,修建道路和排灌系统。 4.1.2.2 整地时间 冬至前后挖穴整地。 4.1.2.3 整地方式 种植地全面炼山除杂,全垦 0.15m~0.20m,山坡地采用水平带垦,有条件的地方整成 2 DB 4452/T 9-2022 水平梯级。 4.1.2.4 规格质量要求 株行距 4.50m×4.50m,日照强的地方可适当加密,可采用 4.00m×4.50m,日照较弱的 地方可采用 4.50m×5.00m,穴垦规格 1m×1m×1m, 然后分层压绿和施土杂肥或火烧土后回 填表土,每穴施绿肥 25kg~30kg,土杂肥或火烧土 3 担~5 担,加适量石灰,待绿肥腐熟沉 实后在翌年清明节前后种植。 4.2 定植 4.2.1 时间 以春节后至 3 月底栽植为宜,最迟在 4 月上旬栽植完毕。 4.2.2 密度 2 一般每(25~35)株/667m 。土壤肥沃的地方宜稀,土壤贫瘠的宜密。 4.2.3 竹苗选择 选择种植 1 年生竹苗(每年 8 月下旬于母竹园选留的笋竹,长至翌年春季可作竹苗,选 择健壮、无病虫害、胸径 0.05m 以上的半年生幼竹进行分蔸移栽)。 4.2.4 定植方法 种植时将竹蔸平放,竹杆与地面成 45°~60°角,基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保持根系 舒展,回填松土,压实,深度以竹蔸离土面 0.15m~0.20m 为宜,植后在竹苗顶部竹节内灌 水,并盖上草皮土,淋足定根水。 4.3 植后管理 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如遇晴天,每 3 天~5 天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涝,要加 强管理,防止人畜摇动,发现病虫应及时防治。 4.4 幼竹管理 4.4.1 水分管理 竹苗定植后两周内需浇水,保持土壤半干半湿状态,进入雨季及时排涝。 4.4.2 土壤管理 第一年幼竹根系尚未发达,应及时除去杂草、覆盖保湿,防旱保苗,每年中耕除草松土 3 次~4 次,促进土层疏松。每年 11~12 月进行扩穴深翻改土,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 4.4.3 施肥 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度的情况,新种幼竹第一、二年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以 2 有机质肥为主,化肥为辅。N、P2O5、K2O、的比例为 1:1.5:1.5,第一年每 667m 施腐熟粪 肥 600kg,同时加施化肥 20kg,第二年施肥 4 次~5 次共 30kg,特别应加大第一次追肥(2 月份)的数量。 3 4.4.4 留母竹 第一年开始长出的笋较小,但应暂时保留,至 7 月~9 月长成的新竹,选择生长健壮位 置合适的地方留 1 条~2 条做母竹,11 月前后清园时,每株保留原竹苗及 1 根~2 根母竹, 清园时应注意不能在竹株旁边深挖(开竹脚) ,避免根系暴露。第二年以养为主,以采笋利 用为辅,在 8 月~9 月份,于恰当位置留 1 根~2 根母竹,使每株保留母竹 3 根左右,位置 成“品”字形,保持一定距离,其余竹笋及时采挖利用,第二年 11 月~12 月清园,每株除 保留原竹苗及母竹 3 根~4 根外,其余清除。第三年起每株保留 3 根左右健壮的母竹,进入 投产竹园管理。 4.5 投产竹管理 4.5.1 施肥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4.5.1.1 培土施基肥 每年 2 月结合培土,施草木灰(150~200)kg/667m2,土杂肥(2500~3000)kg/667m2 或腐 熟粪肥 250kg,于竹蔸外围 0.50m 处开环状沟,施后覆盖园土。 4.5.1.2 追肥 年鲜笋产量 2000kg~3000kg 的投产竹园,每年施化肥 100kg~150kg,N、P2O5、K2O、 2 的比例为 1.5:1:1;每 667m 产鲜笋 3000kg 以上的,根据土壤立地条件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 2 具体操作:在每年 3 月~9 月进行,清明节前后施第一次肥,施(30~35)kg/667m ,以后每 月追施 1 次~2 次,每次 10kg~15kg。 4.5.2 挖笋 4.5.2.1 挖笋工具 挖笋应使用专用笋凿。笋凿应保持刀口锋利,凿面宽 0.10m 左右,手柄长 1.00m~1.50m。 4.5.2.2 挖笋时间 1 在竹笋生长刚进入拨节期 前后是挖笋的合适时期。挖取竹笋的时间因用途不同而有所 区别,鲜食用笋(菜笋)的挖笋时间应适当靠前,保持鲜嫩,清水笋系列的加工用笋应适当靠 后,使之有适量的纤维,便以加工,发酵笋干类的加工用笋则应再后,满足其对纤维量的需 要。具体操作除了外观判断外,可用竹笋顶端小叶作参考,当顶端二片小叶长 0.02m 左右并 反转时,即可采收。 注 1:竹笋萌发初期,在高生长的同时迅速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横向生长停止,高生长加快, 迅速伸长,俗称拨节期,此时竹笋顶端小叶加长并逐步反转。 4.5.2.3 挖笋方法 取笋时沿笋块向下将土扒开,选准顶叶相反方向的缩节处平切,笋块小的一次切断,笋 块大的分二至三次连续用力推(暗力) ,把笋切出,应保证切口平整,防止下部笋蔸和腋芽 损伤,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取笋部位的高低应根据时令、天气及母竹情况而定,一般在 3~ 7 月采笋(头目笋)部位要高一些,留有足够腋芽供萌发二批笋,8~9 月适当低些,10~11 月再低些。挖笋后隔一段时间再用土覆盖好竹蔸,一般早晨取笋,傍晚覆土,让切面收干水 4 DB 4452/T 9-2022 分,防止腐烂。 4.5.3 留母竹 投产竹园留竹时间于每年 9 月份左右,方法是在上面林冠较疏的方向选择距母竹竹蔸较 远、生长位置较低、入土较深的健壮竹笋(“弓”形笋)让其自然生长,形成新母竹。一般 每丛竹每年留一根新母竹,淘汰一根老母竹,每丛竹保留母竹三根左右,其数量以当地条件 和竹林生势而定,以林冠不重叠为宜。 4.5.4 清园与培土 清园松土于每年 11~12 月进行,主要砍除退化的 4~5 年老母竹及弱苗、萌条,锄去老 竹头,防止竹蔸结盘,清除枯枝落叶、杂草、杂物,如有退化开花竹,应整丛去除,全面翻 土 0.10m~0.15m,翻开竹蔸土堆,让土壤晒白熟化并减少越冬害虫和病原菌。 培土于翌年 2 月前后萌动生根前,结合施基肥进行培土抱堆,以母竹为中心,在周围培 土,达到半径 0.50m、高 0.50m 以上的土堆,以利于根系生长和竹笋的覆盖。在采收季节, 如出现竹蔸露出或竹笋覆土深度不够时,再适当加宽加高。 4.6 病虫害防治 4.6.1 农业防治 选择优良品种软枝麻竹;培育适龄壮苗;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少施化肥;控制好土壤湿度,清洁园地。 4.6.2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防治应符合 NY/T 1276 和 GB/T 8321 的要求。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 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4.6.3 虫害防治 4.6.3.1 防治蚜虫、竹叶蝉、竹叶螨 蚜虫、竹叶蝉、竹叶螨危害竹叶,7~9 月为盛发期,常诱发煤烟病。成虫盛发期,用 25% 敌敌畏乳油环刷于母竹基部第二、第三竹节上,也可用上述药剂 1000 倍或 2%阿维菌素 1000 倍溶液喷雾。 4.6.3.2 防治竹蛀虫(象鼻虫、竹夜蛾、竹龟子) 竹蛀虫以幼虫为害笋块。每年 6~8 月在为盛发期。防治上,冬季结合清园翻土,适当 深挖,破坏竹蛀虫的土室。当发现笋

pdf文档 DB4452-T 9-2022 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揭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52-T 9-2022 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揭阳市 第 1 页 DB4452-T 9-2022 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揭阳市 第 2 页 DB4452-T 9-2022 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揭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56: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