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30 B 4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8752010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 Guideline for segmentating and monitoring the inhabitable area of locust and grasshopper in grassland 2011-01-10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875—201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 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负旭疆、高松、董永平、单丽燕、苏红田、张泽华、杜桂林 1 GB/T25875—2010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的工作程序,宜生区监测的内容和基本技术要求,确立了宜生区 划分的原则和类型划分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宜生区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1578草原蝗虫调查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草原蝗虫 grassland locust and grasshopper 在草原上发生、分布的直翅目蝗总科和蚱总科昆虫的总称。 3.2 宜生区inhabitablearea 适宜于某种(类)草原蝗虫生长发育的区域。该区域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态环境,草原蝗虫能形 成一定种群数量,可能形成为害。 3.3 宜生指数inhabitabilityindexIH 表示生态因子对某种(类)草原蝗虫生长发育和种群发展的影响程度的量化值。 4宜生区划分 4.1数据准备 4.1.1地面抽样数据 收集整理多年地面调查数据,包括抽样样点的地理位置、草原蝗虫种类、龄期和数量、海拔高度、坡 度、坡向、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草原类型、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 ≥10℃有效积温等信息。地面调查应按附录A的要求选择调查路线和设置样地,应按照NY/T1578 的要求采集草原蝗虫种类、龄期和数量等虫情信息,应按照NY/T1233的要求采集其他信息。 4.1.2专题图件 参照附录B,收集行政区划、土壤类型、草原类型、地上生物量、数字高程、温度、降水和土壤温湿度 等基础图件。图件格式应符合GB/T17798的规定。 4.2计算宜生指数 4.2.1量化地面抽样数据 1 GB/T25875—2010 依据不同生态因子对草原蝗虫发生的影响程度,对各项生态因子地面抽样数据进行量化,定性数据 分属性量化,定量数据分区间量化,量化范围为0~5,数值越大表示草原蝗虫发生程度越严重。 表1草原蝗虫发生程度量化值 草原蝗虫发生情况 发生程度量化值 未见 0 有分布,从未形成为害 1 近20年中有1个年份形成为害 2 近10年中有1至2个年份形成为害 近10年中有3至4个年份形成为害 4 近10年中有5个年份(含)以上形成为害 5 4.2.2建立宜生指数模型 利用地面抽样数据,使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建立生态因子和草原蝗虫发生程度量化数据间的宜生指 数模型。 4.2.3计算宜生指数图 按照4.2.1的量化方法生成各生态因子的量化栅格图,应用宜生指数模型进行栅格图空间运算,生 成宜生指数图。 4.3宜生区划分 在宜生指数图上依据表2的分级划分宜生区。 表2草原蝗虫宜生区分级 宜生区分级标准 宜生区名称 草原蝗虫宜生区特征说明 宜生指数(IH) 一级宜生区 IH≥4 非常适合蝗虫生长发育,是蝗虫经常为害的区域 二级宜生区 3≤IH<4 适合蝗虫生长发育,是时有蝗虫为害的区域 三级宜生区 2≤IH<3 具备蝗虫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是蝗虫潜在为害的区域 四级宜生区 IH<2 很少有蝗虫分布,不会形成为害 4.4验证 选取地面样本对宜生区划分结果进行验证,定性准确率大于或等于90%视为合格。 5宜生区监测 5.1地面监测 5.1.1定位监测 在用多年数据划分的三级宜生区和四级宜生区中,设置长期定位观测样地,监测草原蝗虫群落及生 态因子变化,分析宜生区草原蝗虫和生态变化规律,积累地面资料和基础数据,虫情信息监测应采用 NY/T1578的方法,草原生态信息监测应采用NY/T1233的方法。 5.1.2路线监测 按NY/T1578的要求设定路线,监测草原蝗虫空间分布变化情况,为更新宜生指数图、宏观掌握草 原蝗虫分布与生态变化规律积累地面资料和基础数据。虫情信息采集应采用NY/T1578的方法,其他 生态因子信息监测应采用NY/T1578的方法。 5.2遥感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周期性监测草原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草原蝗虫相关生态因 2 GB/T 25875—2010 子的动态。监测方法按NY/T1233执行。 5.3 更新宜生区 根据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结果更新宜生区数据和图件。 5.4编制报告 报告格式参见附录C。 3
GB-T 25875-2010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6 17:30:2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09.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M-T 0015-2023 数字证书格式.pdf
GA-T 1735.1-202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具技术规范 第1部分:安全通用检查工具.pdf
SN-T 5415.4-2022 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安全项目检验指南 纺织品 第4部分:东南亚.pdf
GB-T 40514-2021 电除尘器.pdf
GB-T 31991.1-2015 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pdf
中国信通院郭雪 交互式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能力要求 标准解读 2021.pdf
T-CSA -TR008—2019 类太阳光LED术语定义及相关问题研究.pdf
GB-T 26778-2023 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DB52-T 1034-2019 压缩天然气车用气瓶充装安全管理规范 贵州省.pdf
雾帜智能 TOP 10 SOAR 安全剧本最佳实践520.pdf
DB31-T 310016-2023 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法网格化监测技术规范 上海市.pdf
GM-T 0063-2018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检测规范.pdf
GB-T 10112-2019 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pdf
GB-T 30428.4-2016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4部分:绩效评价.pdf
DB23-T 1574—2020 森林火灾林木损失调查评估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pdf
T-CTSA 0011—2022 虚拟演出交互实验平台测试规范.pdf
T-CI 032—2022 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指南.pdf
GB-T 21029-2007 岩土工程仪器系列型谱.pdf
GB 26783-2011 消防救生照明线.pdf
YD-T 3763.4-2020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4部分:技术运营.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909.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